尊敬的用户,您好!欢迎登陆艾逊!
用户名 密码

会务信息

振兴的区域引擎崛起的工业新城(工业品MRO)

                                ——哈尔滨哈南工业新城开发建设纪实

工业品MRO

 

 

     提起哈南工业新城,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版图上被人们誉为璀璨明珠,它的建成投产无疑让哈尔滨市这座美丽的“冰城”又铸就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眺望占地462平方公里的哈南工业新城,犹如春潮涌动的松花江水,一股加快发展的洪流如巨浪狂涛般涌来。幢幢高楼似山峰叠嶂,挺拔的白桦林像战士挺起胸膛,当人们淹没在花海绿草之中,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这就是早些年前还被人们称之为“南大坑”、“烂泥塘”的哈尔滨市经济落后地区,通过平房区委和区政府超前的智慧和过人的胆量,伴随着哈尔滨市政府北越、南拓、中兴、强县的引领,通过5加2、白加黑的顽强拼搏,续写着这座现代化工业新城的传奇。
哈南工业新城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之势,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形成主导产业集群、提高项目生成能力为己任,担负起了“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工业风采”的伟大历史使命,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博大的胸怀在工业的高端领域不断前行。
从2009年至今,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哈南工业新城就发展成为了集工业化、信息化、功能化、城市化、生态化、国际化为一体的“先进”城区。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开工生产、主导产业集群的形成、驰名中外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更为哈南工业新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哈南工业新城持续的快速发展享誉中外,被人们誉为“工业重镇、创意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水乡、愉悦乐园”。哈南工业新城不但带动了哈尔滨市工业发展的新跨越,也为黑龙江省乃至国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题  记 
   
振兴的区域引擎崛起的工业新城  空间快速拓展,规模企业云集,三年时间,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当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中国移动、哈飞空客、益海嘉理等一个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人们不难发现,哈南工业新城必将承载着哈尔滨工业的未来。 
  传 奇:再造一个经开区
    工业哈南工业新城是哈尔滨实施“南拓”发展战略的空间依托。新城南起规划五环路,北至四环路,东起新华工业园东侧规划路,西至哈双南线,总规划面积462平方公里。三年来,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从零起步,破解发展难题,在空间拓展、产业发展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倍数奇迹。
  空间快速拓展。三年时间,哈南实现征地拆迁4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由原来的不足25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7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总投资199亿元,新建、改造道路210条、56公里,管线320公里;建设回迁房2万多套,回迁面积140万平方米。 
  产业突飞猛进。2012年哈南工业新城GDP达到825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外资8亿美元,分别是三年前的3.3倍、2.2倍、3倍和3.5倍,实现倍数增长。规模以上企业194家,实现产值1300亿元;超亿元企业98家,产值1196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再造一个经开区工业的目标,成为哈尔滨市的经济龙头。与此同时,哈南工业新城实现实际利用外资可达8亿美元,连续三年占黑龙江的四分之一,哈尔滨的一半,三年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7亿美元;财政收入三年增幅均在50%以上;对哈尔滨市财政直接贡献突破50亿元。哈经开区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的位次继续前移,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排名迈进前20强,跻身全国千亿级开发区行列。周边区县因为哈南的产业转移也得到了发展。 
  科学规划:构筑发展新优势
    三年来,哈南人坚持继承与创新、探索与实践相结合,迅速适应形势变化,科学确立发展战略,赢得发展新机遇,构筑发展新优势。哈尔滨市委提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之初,哈南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便确定了“工业重镇、创意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家园、愉悦乐园”的发展目标,“满族风情、731遗址、工业文明、动漫影视、现代娱乐”的文脉定位,“12334”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龙头、开放先锋、区域引擎、成功经典”的功能定位,实践证明,这些发展思路完全符合哈南实际。2012年1月,哈南又根据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党代会精神,对宏观形势进行再研判,顺时应势提出:构建“一城、一园、三产、三总、九平台”产业体系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产业快速集聚,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哈南工业新城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科学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哈南着力打造以哈南航空汽车城、哈南国际数据城、哈南国际物流城、哈南国际动漫影视城、哈南大学城和以新能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农机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台湾产业园、广告产业园和民营企业创业园“五城七园”为重点的“一城、一园”产业发展新载体,以大运载、食品、云计算“三大主导产业”和总部、总成、总体“三总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新方向,以金融、信息、人才、物流、广告会展、工业地产、公共服务、技术和国际化“九大平台”为重点的产业服务新体系。
  三年来,哈南共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17个;新建、续建产业项目320个;引进世界500强跨国企业18家;振兴的区域引擎崛起的工业新城新引进企业5400家,新城入区企业已达78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4家,占哈尔滨全市四分之一,产值1300亿元,占全市近一半;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98户,工业总产值为1196亿元,占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大运载、云计算、食品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68.5%,并形成了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主导产业集群,率先在全省提出了以云计算产业为核心,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工作思路,启动了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中国云谷”建设。先后签约引进中国移动、曙光超算、亚马逊物联网、国裕数据、神州数码、光明云媒、苏宁物联网等12个云计算龙头项目,目前入驻“云谷”企业已达400余家,总投资额达200亿元,年产值近50亿元。同时,依托中国云谷产业基础,成功辟建了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形成了在产业上有国际优势,在总体上对区域有拉动作用的良性产业发展新格局。
  崛 起:新城变新颜
    经过三年开发建设,哈南的城乡面貌大幅改观。三年来,哈南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9亿元,用于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共收储农村集体土地和拆迁净地40平方公里,整体搬迁改造村屯5个,新城主城区已由2009年前的不足25平方公里拓展到7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新建、改造道路210条(段);58条主干道路、4座桥梁相继建成通车,新建道路总长度56公里,新城规划范围内各工业园区基本上实现了互联互通;启动了平南热电厂、北部热源厂、平房一次变、平安变等基础设施源头工程建设,敷设各类管线320公里,水、电、热、气等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标准达到“八通一平”。新建居民庭院500个,新建公园广场51个,新增绿地111.57公顷,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05平方米;城乡整体面貌显著改善,新建农村公路18.5公里,实现村村通目标。城市网格化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哈南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三年来,累计新增就业8.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5%以内。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一次性通过黑龙江省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评估验收,成为全市惟一一家“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示范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始终保持在10%以上增速。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股份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实现了全覆盖。改造棚户区294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165万平方米,率先在全市完成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开工建设农民回迁安置小区和棚户区回迁安置小区10个,安置近2万户。
  三年来,哈南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在“平中见奇、永创卓越”的精神感召下,在新城建设中展现出来的“忍辱负重、不辞辛苦,舍小家、顾大家”的招商精神,“5A2”、“白加黑”的征拆精神和棚改精神,振兴的区域引擎崛起的工业新城“听党话、跟党走、事事争一流”的平房公安精神,“不惧其细、不惧其小、一心只为人民群众”的党建精神共同凝聚起了哈南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食品产业:品牌之花竟相绽放
    金龙鱼、康师傅、统一、旺旺、上好佳、可口可乐、龙丹、米旗、九三……品牌云集;米、面、油、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薯条……种类齐全。走进哈南工业新城食品园区,让人不得不为其产业集聚度高、品牌响、规模大而感到震惊。这个省内最大的食品产业集聚地、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基地,是哈南长年坚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经典之作。
  “我省是农业大省,资源丰富,这样的优势我们一定要用好用足。”哈尔滨市委常委、哈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平房区委书记刘忻说。“而且我们要做的是食品产业的深加工,做精品,引进大的品牌食品企业,弥补我省食品产业深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落户哈南较早的九三优集团哈尔滨惠康食品有限公司,是2001年开始建,目前产品已由原来的一个品种发展到71个品种,产值由2003年的4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2亿元,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企业的创业者也见证着哈南食品产业的日益兴旺。该公司总经理薛宝臣是工厂建设元老,“2001年我们到这里还是一片玉米地,四周都是田地,没有什么企业,现在这里建满了食品企业,一个挨一个,光我们农垦系统的就有5~6家企业落户在了这里。”薛宝臣说,九三油脂也几乎每年上一个新项目,2012年他们又投资几个亿建设了新厂,新上了包装生产线和玻璃瓶生产线。12月中旬,新建项目“九三牌”非转基因大豆油1800毫升、500毫升、750毫升、1000毫升等不同规格的包装油生产线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玻璃瓶包装食用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
  “哈南食品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氛围,而且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这里有专门的企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很懂企业能及时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对企业的成长很有好处。”薛宝臣说。据悉,除农垦系统的企业外,黑龙江省的多家食品名牌企业如龙丹、裕昌、一手等也落户哈南,在和哈南食品产业园的共同发展中,黑龙江省食品加工企业也逐渐成熟。
  “食品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在招商上要引进规模大的、品牌响的、国际化的、信誉度高的、附加值高的食品企业。”哈经开区副主任魏传平告诉记者。本着这一招商思路,目前哈南工业新城里已引进了新加坡益海嘉里,台湾康师傅、统一、旺旺,菲利宾上好佳,美国可口可乐,加拿大麦肯薯条,韩国希杰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哈尔滨顶益食品公司是台湾顶新集团下属的第八家生产和销售“康师傅牌”方便面的子公司,1997年在哈南开工建设,2001年正式投产,项目投资总额2800万美元。公司从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8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月平均产量120余万箱。2012年根据市场的发展态势,该公司拟投资在哈南建设新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麦肯食品集团是加拿大十强企业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法式薯条及冷冻食品生产商,占全球薯条市场份额三分之一。2005年该集团全资子公司麦肯食品(哈尔滨)有限公司在哈南建成投产,投资总额1亿美元,占地24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销售冷冻薯条,兼营进口薯条和蔬菜制品。公司产品主要供应给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知名快餐企业,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俄罗斯、蒙古、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及地区。
  “哈南目前已入驻食品企业50余户,都是食品深加工的品牌企业。”哈经开区总经济师、发改局局长魏文征告诉记者。据悉,从食品企业集聚度、规模、数量来看,哈南的食品产业在全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应该是最大,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食品品牌汇聚高地。 
  近年来,哈南食品工业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由最初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8.5平方公里,2012年食品产业产值达到512万元。哈南还将实施品牌战略,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发展粮食加工、乳类加工、肉类加工、薯类加工、啤酒饮料等产业。以九三集团为龙头发展大豆产业链,开发生产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大豆异黄酮、大豆纤维、大豆多糖等精深产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开发生产玉米淀粉、玉米胚芽、玉米蛋白、玉米黄素、玉米纤维油等精深产品;以龙丹集团为龙头发展乳制品产业链,开发生产液体奶、配方奶粉、酸奶、奶酪、奶饮料及乳清粉等精深产品;以益海嘉里等公司为龙头,发展水稻加工产业链,开发生产米糠蛋白、米糠油、米糠纤维、功能因子、多孔淀粉等精深产品;以北大荒集团等为龙头发展肉类加工产业链,开发生产保鲜肉、分割肉、骨粉、血浆蛋白粉、免疫球蛋白等精深产品。2012年,哈南与百威英博签订协议,当年该企业在哈南的项目就开工建设。据悉,百威英博是全球领先的酿酒制造商,也是全球五大消费品公司之一。百威英博旗下经营着300多个品牌,其中包括百威、时代等全球旗舰品牌,以及哈尔滨啤酒、雪津、科罗娜等本土明星品牌。在哈南投资的项目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9.9亿元,将建设产能超百万吨、设备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酿酒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哈尔滨啤酒的质量和产量,也将给本地消费者带来公司最高端的、世界最著名的啤酒品牌——百威啤酒,并将辐射整个东北地区。
  大运载:产业升级新路径
    三年来,一个名词在哈南工业新城叫响,这个没有按传统思维定位的产业名词,却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很好地指导了产业发展方向。这就是“大运载产业”,三年来,在新的产业定位下,哈南基础最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走向蓝海。“在传统的产业分类里没有大运载这个产业,我们是根据国家学科目录的学科分类提出来的,这一定位揭示了内在的产业规律和相关的配套性,可以说是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具体做法。”市委常委、哈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平房区委书记刘忻告诉记者。
  据悉,哈南在全国首个提出了大运载产业概念,并在三年的实践中坚持这一产业战略发展定位,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三年来哈南重点推进了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300余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引进重点项目120余个,打造了航空、汽车、农机、新能源等产业链。
  其中航空产业以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三大类产品为重点,形成了公务机、直升机、多用途运输机和支线客机的整机制造能力以及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能力。推进了东安与意大利AVIO航空传动系统、哈飞与西班牙SMA航空工装、空客复合材料、东安集团直升机高精密管轴、中国航空空气动力研究院等重点产业项目。汽车产业形成了微型车、经济型轿车、轻型车、特种车为重点的整车整机制造平台。推进了哈飞汽车新车型改造、一汽通用轻型车、东安动力小排量发动机、建成北车特种车等重点产业项目。农机产业以大马力农用机械制造为重点,推进了美国约翰迪尔农业机械生产基地项目、意大利纽荷兰农机项目、哈尔滨拖拉机厂搬迁改造等重点产业项目。新能源产业以风电发电机、控制系统为核心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和以主泵电机和高端阀门为代表的核电设备制造产业为两大支撑,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推进了哈电核电主泵电机、核电阀门、燃料剂等重点产业项目。
  在发展大运载产业的战略指导下,一个新的产业——农机产业在哈南从无到有,快速崛起。目前,世界农机产业的龙头企业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洋马农机等均落户哈南工业新城。不仅农机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近年来哈南的航空产业也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哈飞空客复合材料、东安AVIO航空传动系统项目等的落地,使哈南航空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其中东安AVIO航空传动系统项目由中航工业东安、中航工业直升机与世界500强企业意大利AVIO公司合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欧元,注册资本5000万欧元,用地面积9.75万平方米,投产后预计产值在5亿元以上。该项目致力于民用航空传动系统及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涉及商用直升机和涡轮螺旋浆飞机动力传输装置、商用航空发动辅助传动系列以及机械传动组件。这一合作将使东安公司在民用航空传动系统制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促进东安集团朝着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随着航空、汽车、农机等产业群落的逐渐形成,哈南企业的抗击打能力更强了。2012年,哈南汽车龙头企业哈飞汽车下行压力巨大,产值大幅下滑,但这并没有影响整个哈南大运载产业的发展,仍实现了产值近500亿元好成绩。据悉,按照“十二五”规划,哈南的大运载产业要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形成34平方公里的产业集群,建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无中生有”:龙江动漫强势崛起
    哈尔滨市平房区渤海路9号,6年前还是一处闲置的工业厂房,今天这里却成了黑龙江动漫产业的聚集地,300余家动漫企业;年生产动画片能力超过30000分钟,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报备分钟数进入全国十强!六年间,哈尔滨市平房区演绎了动漫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传奇。
  “从最初的房无一间,地无一陇,到现在的动漫企业云集,从最初的动画创作,到现在的数字声音、网络传播、电子商务等应有尽有,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动漫基地用6年的时间完成了产业升级的目标。”说起黑龙江的动漫产业,哈尔滨市平房区人大副主任温善骋一脸的骄傲。“别看现在红红火火,动漫企业不请自来,基地在创业之初可是‘白手起家’。”
  据温善骋介绍,最初平房区并没有动漫基地,后来之所以会率先在全省发展漫产业完全是地方领导者的思维和意识。2006年,当时时任平房区区长的刘忻看到了《黑龙江日报》头版一篇《“根”留家乡,意在“龙娃”》的报道,讲的是一家黑龙江的动漫企业南飞到杭州,刘忻区长敏锐的看到了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天就让主管科技工作的温善骋联系媒体和企业。“也是那时我初次接触上了新洋科技和智慧动画两家动漫企业,这两家企业也成了基地成立后首批入驻的8家企业之一。”温善骋说,几天的随访不仅让他们了解到了动漫企业的意愿,也得到了黑龙江省正准备对动漫产业进行调研的信息,得知这一情况后,刘忻区长高度重视,提出了一整套有关动漫的发展思路,随即对省委宣传部做了汇报,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当即拍版将黑龙江动漫产业基地落户平房区。
  “基地在筹备之初是相当困难的,它的起步区实际上是位于平房区渤海路上一栋闲置的工业厂房,那时平房区的财政也是相当紧张,在着手定基地时,这个厂房的所有权还属于私人的,也是当时的刘忻区长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化的对接,与产权所有者进行协商,让产权所有者先期提供办公厂地给基地。终于在2006年10月17日,黑龙江省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正式落户平房区,首批8家企业入驻,仅有一栋办公楼,占地4500平方米。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省市区的扶持下,动漫基地成立后,当年便推出了由黑龙江新洋科技有限公司策划制作的36集大型原创三维动画片《帽儿山的鬼子兵》,该片推出后,就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06年度第二批优秀国产动画片。这也是黑龙江省历史上首部获此殊荣的动画片,它的出炉引起国内动漫业的高度关注,也为龙江动漫企业打响了第一炮。没有更多的场地、没有更多的服务平台,也没有更多的资金给企业扶持,这是黑龙江动漫基地与南方动漫基地相比的短腿之处。但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省市区的共建,以及基地全员的竭诚服务,龙江的动漫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动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业界地位不断提升。
  “动漫基地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靠得就是大家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温善骋说,在国家积极鼓励创意产业的背景下,虽然龙江动漫基地发展了,但是国内许多动漫基地的发展也都在水涨船高,特别是一些南方基地,我们在很多硬件上都不如对方,为了更好的服务,基地出了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深层次介入式的服务理念来为动漫企业来服务,最终在省市领导的支持和基地全员的竭诚为企业服务的精神,感动了企业让其留下。
  和企业成为朋友,只有成为朋友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难处,有地放矢的帮助他们,这是温善骋在担任动漫基地主任时经常和工作人员说的话。“有时给他钱是帮助,有时给他信息也是帮助,有时提出一种理念对他也是帮助。为此,他们发掘了很多渠道,通过为企业搭建平台,推广企业和项目,对接合作伙伴,目的就是要给企业最需要和最贴心的服务。”都说做动漫是在“烧钱”,投入在创意、技术设备以及人才上的花销动辄成百上千万,于是资金难题便成了许多动漫企业在发展初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为了推动基地动漫企业的快速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基地不断创造优越的动漫孵化环境,2010年建成投用的新媒体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能够为4D立体动漫影视设计和制作,涵盖3D、2D动漫影视设计和制作提供高端技术服务,它的投用不仅能提高作品的制作速度和质量,还能降低企业的制作成本,为基地企业省了不少钱。自平台投用以来,已扶植基地企业制作了《神童项橐》、《酷酷小吉正传》、《狐心鹰胆》等作品的后期渲染、剪辑、配音、音乐音效等合成制作。6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迎来龙江动漫基地发展的春天。截至目前,基地入驻企业已达300余家,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0分钟,原创动漫作品55部,共7387集,9部在央视播出,22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奖项27个。同时基地研发制作网络、网页、手机等各类原创游戏36款,其中23款上线运营,3部动画片及2款网络游戏成功出口。目前,基地正在开辟产业新渠道,借助哈南地区云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向“媒体云”发展。
  此外,6年间该基地已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媒体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基地、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及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特别是2012年5月,基地被中宣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共同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批获评该称号的16家基地之一。
  2012年10月,由动漫基地企业哈尔滨品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云奇飞行日记》获得了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最佳动画片奖,一时间龙江动漫蜚声海外。不仅如此,同样由基地动漫企业哈尔滨七剑数字动漫公司生产的动画片《酷酷小吉正传》也在伊朗等多个国家播出。截至目前,该基地产出的动漫作品已经输出到40多个国家,动漫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
  “所谓国际化思路,就是通过国际化外包加工,积极的与国外的企业进行对接,通过和他们的技能、加工、技术上的交流,管理上的交流以及国际市场的交流使得我们和国际市场有了直接交流的渠道。”对于动漫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温善骋有表示,首先企业有加工的渠道,然后通过加工来制造版权,再后来创意一个项目,由外国企业来加工。像现在的《云奇飞行日记》》就是雇用大批的外国员工给他们做外包加工,不少基地企业已改变了由原来的为国外加工变成国外为他们加工;由原先的单纯加工没有品牌,到现在的版权由基地企业主控,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国际的渠道。同时,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品牌加工、合作逐渐打开了国际渠道。其实,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基地一直坚持品牌化和国际化。品牌化就是原创,国际化就是文化传播,要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实现国际化,而真正的国际化也是纯脆的市场化,这样动漫也能够生存。
  虽然刚刚接管动漫基地一年,对于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动漫的党委书记兼主任陈宇辉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陈宇辉说,在接手动漫的时候,因为经过前几年的艰苦打拼,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氛围。而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也动漫也都形成了一定的氛围,动漫节,动漫基地都不在少数。但是在她看来,黑龙江发展动漫更有实力,今年是动漫基地第一个五年过后,第二个五年的起步这年,如何让基地动漫企业有更大的飞跃,是她们一直在探索寻找的方向。“以‘雪娃’为例,这一动漫形象企业已经打造了很多年,但一直是默默在做,大家都知道他好,也知道它符合城市的定位,但始终没有把形象和城市很好的结合,今年基地正在帮助企业和市里联系,想把雪娃做为哈尔滨的城市形象,这对于鼓励本土的原创品牌来说,有带动作用,成效显著。”陈宇辉说,而另一个方面,让动漫作品产业化,真正走入市场,得到市场认可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同时,积极搭建跨界产业相结合,例如和工大集团的合作,跨界的结合体现在市场的运作上,包括市场化的合作和运营,让动漫的品牌产业真正走入市场化。
  “中国云谷”:荒野上绘就的绚丽云彩
  不到三年时间,“中国云谷”在一片荒野上拔地而起。中国移动、浪潮、曙光、中软计算机、宝利明威软等一大批知名云计算企业齐聚“中国云谷”,用不争的事实宣告着:这个在哈南工业新城从无到有的产业,正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创造着中国云计算产业中最绚丽的一片云。 
  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包括平房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是老工业基地的集聚区,三年前,人们根本无法将这里跟云计算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就做到了。这完全得益于我们刘忻书记的战略眼光和我们整个团队三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中国云谷”办主任殷志伟这样告诉记者。“云计算产业是哈南继动漫产业后又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但决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方向,我们了解我们的资源禀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确定战略后,攻坚克难,持之以恒。”刘忻说,“而且幸运的是,省委、省政府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可以说‘云谷’是在省市领导的关注目光中迅速成长起来的。” 
  按着发展规划,中国云谷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6平方公里,二期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云计算、物联网、软件及服务外包、新媒体及动漫影视制作等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以建设全国规模最大、运营成本最低、最绿色节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为特色,构建完整的云计算技术核心产业链。到“十二五”期末培育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成为国家云计算产业基地,全球重要数据节点。为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打造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在两年的建设中,中国云谷整体规划了数据城电力设施布局,建设2座220kV变电所和3座66kV变电所,为云谷区域提供200万千伏安供电容量,实现双路供电保障。在网络建设方面,积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运营商提供网络配套建设,实现省干节点直连云谷,并以运营商集团数据中心项目为推动,提升龙江整体网络质量。中国云谷引入直连北京等地区的第三方长途光纤,目前,京哈高带宽光传输线路已经开通。同时,积极配合中国联通集团等运营商,力争2013年在哈尔滨建立国际关口局。 
  中国云谷还成立了云谷控股集团和云谷科技公司,办理了IDC等网络资质,筹划成立云计算产业基金,引入珠三角和香港地区的金融资源,引入黑龙江省“龙粤金融超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建立了龙江首个云计算展示体验中心———“中国云谷展示体验中心”,以入驻云谷企业的云计算应用、产品、解决方案和云谷规划为核心,建立云计算体验平台、技术展示平台和合作交流平台。中国云谷刚刚成立之初,国裕集团投资的国际绿色数据项目可谓一枝独秀,然而,短短两年时间过去,中移动集团全国云计算数据中心、曙光哈尔滨云计算中心,宇光Intel虚拟机研发产业基地等一个个大项目的落地,使中国云谷的云计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级也迅速提升。 
  中国移动数据中心项目作为集团面向全国的数据基地,占地92万平方米,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后将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和电信增值服务。浪潮集团在云谷设立的云计算产业基地,计划投资规模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建设浪潮云计算数据中心、研发中心,作为覆盖东三省及内蒙的浪潮东北区总部基地。曙光哈尔滨云计算中心,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建设哈尔滨云计算中心,设立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企业创新云服务平台和公共计算云服务平台。宇光Intel虚拟机研发产业基地,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建设宇光虚拟机研发基地、培训基地和运营中心。 
  目前“中国云谷”已签约确定投资重点项目13项,项目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协议投资额近300亿元,云谷区域内汇聚企业300余家,成为冰城云计算产业的领头羊,并助推冰城在国家云计算产业布局中取得重要席位。“中国云谷”已成为国家工信部批准的“国家云计算基地联盟成员单位”、“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和“战略合作基地”。同时,成为商务部授予的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重点支持的国家新媒体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基地。“云计算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做好应用项目,这也是中国云谷的主要战略步骤。”本着这一思路,两年多来,“中国云谷”坚持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目标,吸引了众多云平台及云应用企业落地,目前已形成了政务云、医疗云、平台云、安全云、媒体云等多个云集群,云计算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就在记者采访“中国云谷”期间,宝利明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携手全球领先的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迈克菲正式宣布落户“中国云谷”。据悉,借助迈克菲专业的安全技术支撑,宝利明威将全面打造国内首个针对企业级用户的邮件过滤和上网管理的云安全服务体系,建立全国最大的“云端安全中心”,提供Saas安全云服务。随后,国家文化部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文化产业基地”落户“中国云谷”,打造“中国云谷”又一个“文化云”项目。正是随着一个个大项目签约落户,“中国云谷”已快速形成产业集聚,云计算产业链条逐渐串起。“云计算产业主要包括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即软件即服务(SaaS)和提供平台即服务(PaaS)三个方面,目前这三个方面的领军企业均落户‘中国云谷’。” 
  云计算项目只有从“云端落地”,投入实际应用,才能实现产业的迅速发展,业内人士称之为化“云”为“雨”。如今的哈尔滨市积极推进云计算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第一批启动的三个云计算项目的牵头单位都来自“中国云谷。”其中,乐辰国际医疗数据中心,结合韩国SK医疗云应用,打造“医疗云”,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电子病历信息管理平台等系列软件,目前已为哈尔滨市20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架设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为约360万居民实现了健康档案电子联网。同时,“中国云谷”还吸引了VMWare中国云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宇光虚拟化平台、曙光Vcloud虚拟化平台、浪潮云海操作系统落地,面向云Saas应用开发企业和开发者,提供跨平台云计算开发平台,打造“平台云”。并结合哈尔滨市政府政务云建设,打造“政务云”,由浪潮、曙光、中软计算机、国裕、中软国际、工大软件、海康软件等公司形成数据中心、平台及软件开发组合,打造法人基础信息、宏观经济信息、人口基础信息、政府办公及“一图制”联合审批云应用软件,建立政府公众服务平台、信息融合共享平台及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开展Saas应用业务,创新商业服务模式。随着龙头企业的进驻,中国云谷的云计算产业链也日益完善。

 

 

 

 

  

                                                                                         工业品MRO

发布时间:2013-03-25 13:58:15
 
CopyRight © 2005-2011 MRO工业品-艾逊实业(上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