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欢迎登陆艾逊!
用户名 密码

教程课件

提升衡器研发制造水平缩小与国际差距

为了积极开展国内外衡器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内外贸易发展,进一声加快我国衡器工业发展的步伐,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准,由中国衡器协会主办的“2004中国衡器工业展览会”于2004年6月11日一 13日在江苏连云港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据了解,由我国衡器协会举办的纯衡器展览会每年举行一次,分国内展和国际展。单年为国际展,双年为国内展。如今,伴随着国内衡器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举办的国际衡器展览会,无论是从参展企业的数量还是产品的品种、展览规模等方面而言都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性最强的。
  最近,就我国衡器产业的相关问题,本报记者对中国衡器协会秘书长刘晓华进行了专访。
  机电商报:乍一听到衡器这种说法,许多人或许感觉很陌生,能否就衡器本身作一简单介绍?
  刘晓华:如果说大家对衡器的说法感到陌生,那么说“秤”或许就没有人不知道了。
  衡器是一种保证公平贸易的计量器具,对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各朝代的掌权者都很重视,严加管理,以法冶衡。过去人们称计量为‘度量衡’。其中“衡”就是指测量物体重量,而衡器就是计量重量的器具,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像天平、台秤、案秤、人体秤、弹簧秤、电子计价秤等产品都属于衡器。衡器产品根据秤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大体分机械式秤和电子秤两大类。
  如今,衡器产品从以民用为主转向更多地为现代工业大生产配套服务,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教学、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国防建设等领域,在各行各业加强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致在对外贸易交往中维护国家声誉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基础行业。
  机电商报:据了解,近几年,我国的衡器产业有了较快的增长,请简单介绍一下我国衡器行业的情况。
  刘晓华:我国生产衡器的历史悠久,但是直到1950年代末衡器行业才初具雏形,有了一定基础,当时也多为集体所有制的小型企业。此后几十年,虽然有所发展,但总体步伐缓慢。
  改革开放后,我国衡器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衡器工业的管理体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更是变化巨大,今非昔比。如今我国已能够独立设计制造精度高、运行快、计量准确的各种电子衡器,“手动改自动,机械改电子”已成为衡器行业不可逆转的方向。
  机电商报:这次在连云港举办的;“衡器展览会”本是国内范围的展会,但是,据了解,有许多国外厂商或人员均“不请自来”,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晓华:这次展会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内衡器企业搭建平台,主要是行业内部的配套。许多外商的“不请自来”,我们事先也未能料到。或许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衡器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
  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衡器产品出口继续大幅攀升,继2002年出口值首次突破2亿美元,2003年出口值又增长到2.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33.69%。其中家庭用秤在出口额中仍占半壁江山,形成中国衡器产品出口的一个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外同行公认中国的衡器产品是“价廉物美”。中国正逐渐变成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衡器生产基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目前,国内衡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众多衡器生产企业多希望通过产品出口来缓解这种压力。
  机电商报:国内衡器市场这种激烈的竞争是否预示着国内市场的饱和?
  刘晓华:国内衡器市场还远未饱和。从近几年衡器产品的进口额上就可以看出来。去年全国衡器产品进口值约为5364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66.1l%,这还不包含随成套设备或生产线一起引进的衡器产品。进口的衡器产品多为高尖端的工业用衡器,其中60%以上是精密天平。
  从衡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来看,国内衡器产品多属中低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源于低成本。而国内众企业的起点是相同的,产品是同质的,无优势可言。所以说竞争激烈只是在中低档次的衡器产品上。可见,国内衡器市场非但没有趋于饱和,而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机电商报:您刚刚提及国内衡器产品与国际间的差距。据悉,就在上个月,您和理事长张景尧等人刚去日本参加了第21届国际计量计测展览会,对此,能否从国际的角度详细介绍一下国内衡器企业和产品?
  刘晓华:我们协会与欧洲衡器制造商协会、德国衡器协会(AWA)、日本计量机器工业联合会(JMIF)、美国国际计量称重协会(1SWM)等多个国际衡器组织有着友好交往。因此,对世界范围内先进的衡器制造企业和产品也比较了解。这次去日本参加展览会,同时对日本寺冈精工株式会社、石田公司、大和制衡株式会社和韩国CAS公司等衡器生产企业进行了参观考察。
  通过与国外先进的衡器企业进行比较,总体感觉国内的衡器生产企业有两个方面的差距。一方面,就是国内生产衡器的企业虽多,大概有 8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有100家左右,但单个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在新产品的研发等方面能力有限。而国外,像日本、美国等国家衡器企业只不过几家,但每家规模都很大,产值一般均超过10亿。另一方面,就是与国外高端产品的差距和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足。
  机电商报:您认为国内衡器企业应采取何种措施改变目前这种现状?
  刘晓华:首先,就是要在产品质量上做足文章,我们虽然有价格优势,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关键是要提高国内衡器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衡器产品的发展方向是电子衡器,在这方面,国内研发起步于1950年代末,同发达国家起步时间相差无几,但是后来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同国际电子衡器迅速普及和研制水平迅速提高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尤其是工业控制方面的高档衡器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缩小与国际高端产品的差距是当务之急。
  当然,产品质量的提高与更新单靠一两家企业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这就要求国内衡器企业之间的重新整合,达到资源优势互补、减少内耗。这些事情只有通过市场去运作,协会只能是去引导,尽量给企业提供交流合作、互相学习的机会。
  中国的衡器工业近年来发展态势很好,只要不断加强与国际衡器企业之间的互动,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中国的衡器工业一定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13-05-03 16:48:22
 
CopyRight © 2005-2011 MRO工业品-艾逊实业(上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