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欢迎登陆艾逊!
用户名 密码

社会热点

别打老百姓为吃一口熟饭的主意了

  逸川夫

  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广东、广西试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天然气价格将由“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该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说,我国气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去年5月,我国上调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但仍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专家称,京沪等地将涨汽价。(12月28日《京华时报》)

  这个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一点不让人感到意外,其实这种带有“放风”意味的要推天然气价格上扬的论调,从未停过。就在今年5月,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就公开“哭亏”:目前中石油天然气进口价格仍亏,虽然中石油海外进口天然气有一定税收政策支持,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天然气定价机制亟待改革,价格的调整必须与资源、市场有效结合起来。这方唱罢,那方登台,有关部门也不只一次地公开纵议,要让天然气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切实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

  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为什么要放开?以基础性物价形态出现的天然气价格,为何如此心急火燎地要去与国际接轨?而且在资源垄断的情形之下,让市场来调节,完全存在“越改越乱”的可能。因为放开的唯一受益者是垄断企业,在话语权增大的情形下,他们只会更加暴利化、垄断化、专横化,老百姓为吃一口熟饭就会更加变得低三下四了。改革的目的应是使百姓最终受益,改革后的价格应是更惠民才对。而今国家政策这一放,岂非放“油老虎”上山吗?

  转身看看苍生吧,这几年百姓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脚步,一直在往上蹿动,特别是垄断的水、电、油、燃气、煤等。有关部门对此的解释不外乎是“与国际接轨”“涨价能表现资源的稀缺程度”云云。与国际接轨看起来是没错,但这种涨物价之“轨”理应接在居民收入大幅上涨之后。近年来,尽管不断有人呼吁,要为公民收入倍增铺平道路,但几年过去,未有实质性涨薪。我们要接轨,岂能不顾百姓的承受力?百姓拿着不到人家10%的薪水,却愣要跟人家的基本消费物价水平去硬接,这岂非存心要让百姓的钱口袋更加干瘪?

  实际上,自从有关权威部门公开站出来为天然气涨价正名,公开宣称是“恢复性上涨、不必听证”之后,各地百姓之家,早在2005年起便涨了气价了。不仅上涨的部分于法无据,而且一些人仍然不知满足,仍要继续为天然气推涨摇旗呐喊。实际上,即便是在被人形容为“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家的水、电、天然气等基础性公共产品的物价,都是受到严格的市场规制的,都是与物价状况和公民收入水平理性互动的,何况我们还是为人民利益谋福祉的执政为民、执政靠民的社会主义国家。

  如果每次应对垄断国企的“伪哭亏”,去解决民生难题,去反映能源的稀缺程度,其工作方向都是去掏百姓原本就不丰厚的腰包,像割麻雀腿上的肉那样忍心,那百姓对公共事业守护者的期待和信任的指数就会下降,对政府指引他们共渡难关的信心便会丧失。所以,我最后真诚地拜托发改委,还是去倾听网上网下的广大百姓的一直呼声吧,天然气价应先对接苍生民意,再去接轨国际价格不迟。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漫步】

发布时间:2011-12-31 14:11:12
 
CopyRight © 2005-2011 MRO工业品-艾逊实业(上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