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LD-A型电动单梁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为一般用途的起重机,适用于机械制造、装配、仓库、材料、机房等场所作为提升和运送货物的设备。
本起重机是按标准JB/T1306-94(LD)、JB/T2603-94(LX)、JB/T3695-94(LH)、JB/T5663.2-91(MH)设计制造的,与CD1、MD1等形式的电动葫芦配套使用,成为一种有轨运行的轻小型起重机。适用于起重量为1~10吨,跨度为7.5~22.5米,起重机工作级别为A3~A5。
二、起重机的工作条件
※仅适用于下例工作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在-25~+40。C范围内;
2、电源为三相交流50HZ380V,波动范围为±10%;
3、室外工作的起重机工作风压内陆不大于150Pa(相当于6级风)、沿海不大于250 Pa(相当于7级风)、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压为800 Pa(相当于11级风)。
※不适用于下列工作条件
1、有爆炸危险和火灾危险的工作环境;
2、相对湿度大于85%的场所和充满蚀性气体的环境;
3、吊运熔化金属,有毒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
三、产品结构简介
本起重机主要由金属结构桥架(桥架由主梁和端梁组成)、电动葫芦、起重机运行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1、金属结构桥架
主梁采用钢板压延成形的U型槽钢,再与工字钢组焊成箱形实腹梁,端梁也是用钢板压延成U型槽钢,再组焊成箱形端梁。为贮存,运输方便,主梁与端梁之间用M20螺栓(45钢制)连接。
2、电动葫芦
电动葫芦用于提升重物,并沿主梁跨度方向运行。电动葫芦上装有两个锥形电动机,一个属于起升机构,另一个属于葫芦运行机构,葫芦小车上还装有四个锥形车轮,通过这四个车轮电动葫芦悬挂在工字钢上,并沿工字钢下翼行走。其结构性能等特点详见CD1型和MD1型电动葫芦使用说明书。
3、起重机运行机构
本产品采用分别驱动形式,由驱动装置直接驱动运行车轮(主动轮),驱动装置由电动机与减速器组成,驱动、制动均靠锥形转子制动电机来完成。
4、电气控制系统
本产品所用运行电机有单速锥形鼠笼电动机(用于运行速度20、30和45米/分)和锥形绕线电动机(用于运行速度75米/分)两种形式,电动葫芦及整个起重机均设有安全装置,如升降限位开关,终点挡车器、限位开关及缓冲器等。电气系统分地面操作(采用锥型鼠笼电机)与司机室操纵(采用锥形绕线电机)分开式和闭式,司机室平台又分端面与侧面开门两种,用户可根据情况选用。
四、安装与调试
起重机的安装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危险的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其安装和调试应由有资格的专业安装单位或制造单位来安装,并履行相应手续,本使用说明书仅作一般的安装与调试说明。
安装前必须检查所有安全用具的可靠性,并做好安装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轨道与车档安装:
图1
1、在起重机未架设之前,用户可按图1和表1选择钢轨,车轮轮槽宽与轨面应保证有一定的间隙△≈8~12mm。轨道架设时应保证以下几点要求:
1)轨道跨度公差:±5mm
2)轨道顶面标高差:≤L/1000mm
3)轨道接头公差:2~3mm
4)轨道弯曲公差:±3mm
5)轨道倾斜度:L/1000mm~L/2000mm(L——轨道长)
表1
车轮直径
(m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铁路轨道
|
P15
|
P18
|
P24
|
P38
|
P38
|
P43
|
P43
|
P50
|
方 钢
|
40
|
50
|
60
|
80
|
80
|
80
|
90
|
100
|
起重机轨道
|
|
|
|
|
|
QU70
|
QU70
|
QU80
|
2、轨道的固定方法:一般可选用螺栓压板法、焊接压板法、弯钩螺栓法等,方钢一般选用焊接法固定。
3、LX型起重机采用工字钢梁作大车轨道,其施工方法参照图纸要求。
4、轨道安装公差:
1)轨道跨度的允许偏差:
S≤10m时 △S =±3mm
S>10m时 △S =±[3+0.25×(S-10)] mm
但最大不能超过±15mm
2)轨道顶面相对于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LD、LH、MH型为±10 mm,LX型为±5;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LD、LH、MH型应≤10mm,LX为≤5mm。
3)轨道接头应对准。
4)轨道沿长度方向在水平面的弯曲,每2 m测量长度内的偏差不得超过±1mm。
5)轨道顶面纵向倾斜度对通用桥式起重机≤1/1000;对门式起重机≤3/1000。
6)方钢和工字钢轨道的横向倾斜度不应大于轨道宽度的1/100。
5、车档:轨道上的车档宜在吊装起重机前装好,同一跨端两条轨道上的车档与起重机缓冲器均应接触。
(二)悬挂式电动葫芦安装:(LD、LX、MH型起重机)
1、电动葫芦可预先装在主梁上,同起重机一起架设到轨道上,也可以分别架设。
2、墙板悬挂应垂直,连接螺栓应有防松措施。
3、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的间隙应为3~5 mm。(如图2)
1-电动葫芦墙板 2-电动葫芦车轮 3-工字钢轨道 4-车轮轮缘与工字钢轨道间隙
图2
(三)主端梁连接:按图3所示,将主、端梁用螺栓连接起来,应注意此处螺栓为专用螺栓(材料为45钢特制螺栓),其性能基本可以保证主、端梁的连接强度,为更安全起见,允许用户按图3所示的a、b、c处稍加间断施焊,但不宜焊得太满,以防变形。主、端梁组装后可按标准JB/T1306-94中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主梁同端连接面在组装前应清理毛刺及污垢。
主、端梁连接
图3
(四)驱动装置安装: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的驱动装置可预先安装在横梁上,同起重机一起架设到轨道上,也可以分别架设。
(五)导线敷设与接线:参照电气原理图和控制箱内的接线图进行;大车供电采用裸滑线或安全滑触线供电时,其端部应装设通电指示灯;采用电缆供电时应设有牵引绳;悬挂式控制电缆应设有承力绳。
(六)安全尺与大车限位:(按图4和表2安装)
安全尺与大车限位
图4
表2
操纵形式
|
地面操纵
|
司机室操纵
|
V运(m/min)
|
20、30
|
45
|
60、75
|
W (mm)
|
2000
|
2500
|
3000
|
2000
|
2500
|
3000
|
2000
|
2500
|
3000
|
B (mm)
|
2500
|
3000
|
3500
|
2500
|
3000
|
3500
|
2500
|
3000
|
3500
|
l 1 (mm)
|
350
|
350
|
350
|
500
|
500
|
500
|
1200
|
1200
|
1200
|
l 2 (mm)
|
900
|
900
|
900
|
1050
|
1050
|
1050
|
1750
|
1750
|
1750
|
l 3 (mm)
|
2200
|
2700
|
3200
|
2350
|
2850
|
3350
|
3050
|
3550
|
4050
|
(七)司机室安装:司机室必须在起重机架设到轨道上之后,再组装到起重机上,采用螺栓连接时,司机室应有可靠连接的接地跨接线。
(八)调整:
1、按钮指示方向或手柄动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运行方向一致。
2、起重机行程限位动作后,应使各机构在下列位置停止:
1)上升限位距级限位置≥100mm处;
2)大、小车限位距终端≥200mm处(悬挂式葫芦小车不设限位);
3)一台起重机临近一台起重机时,相距≥400mm处。
3、制动距离调整:
1)额定负荷试验时,制动下滑距:
S≤V1/100
2)空负荷电动葫芦小车制动距离:
S≤V2/(2800~3900)
3)大车空负荷制动距离:
8V3/120≤S≤V32/5000
式中:V1—电动葫芦的起升速度m/min
V2—电动葫芦小车的运行速度m/min
V3—起重机大车运行速度m/min
S—所述机构的制动距离
(九)试验:
1、静载试验:起升1.25倍额定负荷,离地约100mm处,悬挂10 min,所吊重物应无下滑现象,卸载后金属结构无塑性变形;
2、动载试验:起升1.1倍额定负荷,各机构动作动作动作正常,限位可靠有效。
五、使用与操作
1、起重机使用必须由司机专人操作;
2、用户在起重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应检查各连接部分的螺栓有无松动,在无载荷情况下,接通电源,开动并检查各运转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安全可靠,方可使用。
3、操作前应检查工作场地是否有影响起重机工作的障碍物等。
4、司机应遵守下列几种情况下不吊运
1)超过额定负荷时;
2)指挥信号不明或在光线暗淡看不清周围情况时;
3)吊索、附件捆绑不牢或带有棱角快口的物件在未加衬垫防止绳索被切措施前;
4)歪拉、斜挂或工作物在地下埋设情况未搞清之前;
5)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6)被吊物件上有人站立或放有易滚动的园柱形货物时;
7)指挥人员不在场时。
六、维护与保养
1、用户应定期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并务必请注意安全。
2、定期检查机构是否有异常现象,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各限位开关动作是否可靠。
3、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与安装单位或我公司联系,我们将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4、润滑:(如图5)
1-螺栓 2-盖板 3-车轮 4-螺栓 5-挡轴板 6-油塞 7-车轮轴 8-油塞
图5
1)取下油塞6注入钙基润滑脂润滑车轮轴承,建议不超过三个月换一次。油量为1/2~1/3轴承容量。
2)取下油塞8注入粘度为41.4~50.6E40的机械油(GB443-84),建议不超过半年换油一次。
3)在开式齿轮上应经常抹钙基润滑脂,保证开式齿轮的润滑。
5、定期检查车轮,不应有裂缝、压痕及过分的磨损,更换新车轮的方法见图5,松开螺栓1,取下盖板2,再取下螺栓4,取下挡轴板5,拆下车轮7,即可把车轮3取出更换,装配时按反顺序进行。
6、当起重机制动不灵时,应调整电动机的制动弹簧之松紧(见电动葫芦使用说明书)。
七、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表3)
表3
序号
|
项目
|
常见故障
|
原 因
|
排除方法
|
1
|
电
动
机
|
空载时电动机不起动
|
1、电源未接通
2、按钮失灵,接触不良
3、开关箱中熔断器、接触器等元件失效
4、限位器未复位
5、按钮线折断
|
1、接通电源
2、整修有关电器元件
3、调整或重新接线
|
空载时旋转有载时不转
|
1、转子断条,锯条不均匀
2、电动机单相运转
|
1、更换电机
2、重新接线
|
电动机启动勉强,噪音大或有异常声响
|
1、超载使用
2、电源电压过低
3、制动器未完全脱开
5、接线、电磁线圈有断裂等
|
1、按规定起吊
2、调整电源电压
3、调整制动器间隙
4、重新接线
|
烧包(定子绕组烧毁)
|
绝缘等级低,漆包线有外伤,匝间、相间或极间绝缘差
|
更换电机,加强匝间、
相间或极间绝缘
|
过热
|
1、超载使用
2、电压波动(降压)太大
3、起制动过于频繁
4、制动间隙太小
|
1、按规定起吊
2、调整电源电压
3、适当减少起制动次数
4、调整制动器间隙
|
2
|
减
速
器
|
齿轮传动噪声太大
|
1、缺油,润滑不良
2、齿轮齿面有磕碰伤痕,齿轮加工精度低,齿轮副装配精度低
3、齿轮、轴承磨损严重
4齿轮箱内清洁度差
|
1、加足润滑油
2、修整齿面伤痕,提
高齿轮精度
3、更换齿轮、轴承
4、清洗、换油
|
序号
|
项目
|
常见故障
|
原 因
|
排除方法
|
3
|
制
动
器
|
制动失灵
|
1、电机轴断裂
2、锥形制动环装配不当,出现磨损,制动失效
|
1、更换电机轴
2、更换制动环并正确装配
|
重物下滑或运行进明显刹不住车
|
1、制动间隙太大
2、制动环磨损严重
3、电动机轴或齿轮轴轴端紧固螺钉松动
|
1、调整制动间隙
2、更换制动环
3、将电机卸下,拧紧紧固螺钉
|
制动时发出尖叫声
|
制动轮与制动环间有相对磨擦,接触不良
|
重新调整制动器或车削一下制动环,使锥度相等
|
4
|
钢
丝
绳
|
切断
|
1、因起升限位器失灵被拉断
2、超载过大
3、已达报废标准继续使用
|
1、修理更换限位器
2、按规定起吊
3、更换钢丝绳
|
变形
|
1、无导绳器,缠绕乱绳,钢丝绳进入卷筒端部缝隙中被挤压变形
2、斜吊造成乱绳而变形
|
1、应装导绳器
2、按操作规程操作
|
磨损
|
1、斜吊造成钢丝绳与卷筒外壳之间的磨损
2、钢丝绳选用不当,直径太大与绳槽不符
|
1、不准斜吊
2、合理选用钢丝绳
|
空中打花
|
在地面缠绕时,未将钢丝绳绳放松伸直
|
放松状态下重新缠绕
|
5
|
手
电
门
|
按钮动作失灵,按下时不能复位
|
1、按钮弹簧破坏
2、灰尘污物过多卡滞
3、悬挂电缆线断线或接线松落
|
1、更换弹簧
2、保持清洁,清除污物
3、更换电缆,重接线
|
动作与按钮标志不符
|
电源相序接错
|
把三相导线中未接地的二根相线对调
|
触电
|
1、采用铁壳手电门
2、非低压手电门
|
1、采用硬塑外壳手电门
2、采用低压手电门
|
序号
|
项目
|
常见故障
|
原 因
|
排除方法
|
6
|
小
车
运
行
机
构
|
车轮打滑
|
工字钢轨道面或车轮踏面有油水等污物
|
清除轨道面或车轮踏面上污物
|
车轮悬空
|
1、工字钢下翼缘不规整
2、运行小车三条腿严重
|
1、进行火焰修整
2、按要求进行检查修整
|
轮缘爬轨
|
运行小车被动侧重量不平衡,造成被动侧车轮翘起
|
加配重
|
7
|
大
车
运
行
机
构
|
起动时主动车轮打滑
|
1、轨道面或车轮踏面有油水等污物
2、车轮装配精度差,三条腿严重,主动轮轮压太小
|
1、清理污物
2、改进车轮装配质量或火焰矫正
|
1、运行中出现跑偏、啃道现象
2、出现异常响声
|
1、起重机几何精度差
2、车轮踏面宽与轨道面宽间隙不当
3、车轮公称直径相差较大
4、电动葫芦小车墙板中心线不平行
|
1、对起重机几何精度修整
2、调整车轮踏面间隙
3、修正车轮直径,消除跑偏现象
4、更换电动葫芦
|
8
|
卷筒装置
|
导绳器破裂
|
斜吊
|
按操作规程操纵,更换导绳器
|
外壳带电
|
轨道未接地或接地失效
|
加装或接通接电线
|
9
|
起重机运行机构
|
出现卡轨、爬轨、掉道、扭摆、冲击、震动
|
1、轨道与桥架跨度配合不当
2、轮槽与轨面配合不当
3、三条腿严重
4、轨道质量差
|
1、检查起重机几何精度修复
2、调整车轮间隙
3、必要时进行大修
4、修道轨
|
起动时有明显的不同步、扭动、侧向滑移
|
1、因磨损造成车轮踏面直径相差较大
2、两电机的制动间隙相差较大
|
1、更换车轮
2、调整两侧电动机制动间隙
|
刹车不灵
|
1、制动间隙太大
2、制动环磨损严重
|
1、调整间隙
2、更换制动环
|
10
|
交流接触器
|
线圈断裂
|
疲劳损坏
|
更换
|
触点粘连
|
触头质量差
频繁起动高温烧结
|
用砂纸打磨触点
及时更换新接触器
|
触点烧毁
|
触点接触面质量差
|
选择接触面好的接触器
|
序号
|
项目
|
常见故障
|
原 因
|
排除方法
|
11
|
起升限位器
|
负荷升至限位置时不能限位
|
1、电源相序不对,接线不牢
2、限位杆的停止块松动
|
1、重新接线调整
2、紧固停止挡块于需要位置
|
12
|
电气
|
行程开关失灵
|
1、短路
2、接线不对
3、断线
|
重新接线索
|
13
|
主
梁
|
电源引入装置滑轮滑脱
|
1、滑轮磨损严重
2、滑线架设支承不当
|
1、改成耐磨滑轮
2、修整支架
|
主梁上拱度消失,甚至出现下挠
|
1、超载过大
2、疲劳过度
3、使用环境恶劣(如高温)
|
1、按规定吊载
2、利用火焰修复
3、3、改善工作环境
|
主梁工安钢下翼缘下塌
|
1、超载过大
2、葫芦轮压太大
3、工字钢型号不以对,翼缘薄
4、主梁下翼缘磨损严重
|
1、不得超载
2、增加葫芦走轮个数
3、选用异型或加厚工字钢翼缘
4、下塌严重无法修补时报废
|
14
|
密
封
|
渗漏油
|
1、油封破坏失效
2、减速机内加油过多
3、连接螺栓松动
4、减速箱结合面未采用密封结构和措施
|
1、更换新油封
2、放掉多余油
3、拧紧连接螺栓
4、清除接合面污物,涂上密封胶印
|
15
|
司
机
室
|
振动与摇晃
|
1、司机室本身刚性差,与主梁连接不牢
2、起重机动刚度不足
3、起重机运行振动冲击大
|
1、加强司机室刚性
2、增强减振装置
3、适当提高主梁刚度
4、尽量采用双速起动或运行
5、检查轨道缺陷
|
八、随机附图及易损件图纸(见表四)
表4
序号
|
图号
|
名称
|
材料
|
备注
|
1
|
LDB10.30.00
|
机电连接图
|
|
|
2
|
LDB10.40.30
|
电路图(单速)
|
|
|
3
|
LDB10.40.10
|
电路图(双速)
|
|
|
4
|
LDB10.40.40
|
接线图
|
|
|
5
|
LDB10.20.11
|
被动轮
|
45
|
|
6
|
LDB10.20.12
|
主动轮
|
45
|
|
7
|
LDB10.20.16
|
齿圈
|
40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