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思念”和“三全’相继落水之后,速冻食品领域向来以品质著称的湾仔码头也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至此,国内速冻食品的三大著名品牌在短短的时间内全部陷入了“细菌门”的丑闻。
就在速冻食品知名品牌陷于舆论风口浪尖之时,卫生部正在征求意见的速冻食品"新国标",金葡菌却从"不得检出"变为可有限检出。新国标的这一规定,也成了思念等品牌的挡箭牌。与此前的生乳国标被质疑降低一样,食品国标“遭大企业绑架”的质疑声再次传来。
在食品行业,新国标的降低也并非个案。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逐步演化为为标准之争,涉及国家标准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内外标准有别等问题。据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例如我国允许的农药残留含量要高出美国数倍,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植物奶油”在我国没有强制性的限量标准,今年年中的《生乳》新国标也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全球最差标准”。
新国标遭质疑:降低标准放行“金葡萄菌”
此次速冻食品“细菌门”也陷入了有关标准问题的舆论漩涡。据了解,我国现行的《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由定性转向定量。即每批产品抽检的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葡菌菌群含量至多为1万个。
在各种行业标准都在趋严的今天,新国标的这一规定,也成了思念等品牌的挡箭牌。也引发了公众对速冻食品新国标开倒车和被企业绑架的质疑。
国标被谁绑架
新标准已于11月10日结束了社会公开意见征求,最终实施的标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将做何规定,公众目前还难以得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称,标准修订过程中,消费者的声音往往是缺位的,而企业有很大的冲动去降低标准,结果很可能就是企业的意见反映出来了。
而根据业内人士的表述,力主生乳指标放宽的意见中不乏一些大型乳企的身影。据乳业专家王丁棉介绍,2010年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时,曾征求地方奶协和专家的意见,但提出的意见95%都没被采纳。他认为,中国奶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此次速冻食品的新国标放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要求也是速冻行业企业的共同呼声。
一位曾经为河南速冻食品企业做过营销顾问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表示,“从2005年后,当时行业内发生了好几个知名品牌被查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问题后,河南速冻行业就由几个带头人开始联手运作改变国标了,当时有企业还将其参与制定行业国标的行为,用于展示其行业竞争力的一部分。”
而在国标宽松的背后被认为是为了更多地保护一些企业或行业利益,国内企业标准的制定太依赖大企业,行业标准太多考虑到企业或行业的利益,往往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缺乏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声音。对大企业而言,经常有一流企业卖标准的说法,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意味着更多的商业利益,为了节省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当然希望标准放宽。
卫生部首度开腔力挺:旧国标不科学
就在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之际,我国食品最高管理机构卫生部却首度声。上周末,卫生部在其官网挂出“速冻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标问题”的正式声明,称其高度关注媒体反映的问题。这也是卫生部首次就近年来屡次引起争议的食品行业标准新旧之争进行回应。
而在此之前,去年6月份实施地乳业“新国标”,虽然被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称为“堪称全球最差标准”,但卫生部并未作出回应。
“我国《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卫生部承认。
“新标准要求降低”是误读
卫生部解释称,现行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
“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真实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有关专家解释说。
于是,在征求意见的准新标准中,采用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简称ICMSF)的“三级采样”方案,用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卫生部说,准“新国标”限量指标与ICMSF基本一致,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是科学合理的。“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是误读”。
要给速冻业“细菌门”解冻,除了从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接轨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理清速冻业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总结:且不论“新国标”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企业“就低不就高”的行为令消费者寒心。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擅自不遵循现行“国标”,在监管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时屡屡以尚在征求意见中的“新国标”为挡箭牌,这样的行为实在要不得。食品安全大于天,诚信是市场的底线,作为行业的领头羊,企业标准更是应该高于国标,而不是勉强过线,更不能低于国标。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企业更需坦诚面对,苦练内功,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在市场长久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