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报告显示,劳务派遣在部分单位被滥用,派遣工合法权益被损害问题突出。
“据全国总工会对10多个省份的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劳务派遣工不少于2000万。一些行业和用工单位已经把劳务派遣作为主要的用工方式,个别单位甚至达到了90%。”在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周玉清介绍。
此前,国际知名奢侈品牌古驰(Gucci)因涉嫌“加班黑幕”及“虐待员工”遭遇调查,劳务派遣也成了厂方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怎样遏制劳务派遣乱象,一时间成为热议的话题。
劳务派遣被严重滥用
有的单位派遣工占到90%,很多在主要或长期性岗位上工作
“有一份材料显示,广东省金融系统57.4%的劳务派遣工从事主业岗位。某国有银行广州15家分支行当中有2900名劳务派遣工在一线柜台工作,占其员工的91.5%。”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胡彦林表示。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但是在现实中,这一条款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执行。
在“古驰事件”中,不少离职员工也表示,深圳古驰店铺大部分员工签订的合同期限至少在两年,“我们的岗位无论怎么看,都很难用临时性、辅助性来形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斯喜曾参加两个省的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他说,从检查的情况看,劳务派遣工使用过滥的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许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都不符合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要求,很多都在主要或长期性的岗位上”。
派遣程序人为复杂化
钻政策空子,阻碍调查监管,减少甚至逃避缴纳参保费用
调查表明,古驰的深圳品牌店建立了一套复杂的劳动用工制度。据深圳罗湖区人力资源局法制科科长马铎介绍,深圳的古驰店铺员工虽然归属古驰管理,但与这些古驰员工签订工作合同的,又是深圳市南山区一家名为南油外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企业。
“换句话说,这些员工签署的都是劳务派遣合同。我们发现,员工在签约后,首先被‘派遣’到古驰上海总部,然后再‘派遣’回深圳工作。因此,当我们需要就发生在深圳的劳资纠纷进行调查取证时,所有的调查就变成了异地调查。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调查取证会遇到很大阻力和困难。”马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而这又进一步引发了同工不同酬现象的普遍存在。“某省的通信、电力、金融行业中,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只相当于正式员工的38%。同时,劳务派遣工无法正常享受社会保险。现在我国的各项社会保险还没有完全实现全国统筹,各地缴费的基数、费率等也存在差距,一些劳务派遣单位就钻空子。”胡彦林说,“如广东省的一些劳务派遣公司在广州、深圳等地招收并派遣职工,却通过其在广东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甚至到江西、广西等外省区设立的分支机构与派遣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在当地参保,以此来减少参保的费用。也有的单位就干脆不给派遣工缴纳保险费。”
劳务派遣工职业空间小
劳动关系不稳定,保障措施不到位,难以得到长期培训
“现在多数派遣单位没有工会,有的用人单位的工会也没有把派遣工纳入其中,所以劳务派遣工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劳务派遣工超时劳动、劳动条件差、劳动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以及业余生活单调单一等现象比较突出。”胡彦林介绍。
早在2010年12月,由几所大学的大学生组成的社会调查小组,曾“卧底”调查可口可乐公司装瓶厂的劳务派遣工状况。调查始于2008年7月,北京、广州、杭州三地9名大学生参与了活动。调查小组成员以普通打工者的身份进厂打工,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可口可乐装瓶厂及其供应商进行了调查。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表示,根据他们的调查,很多派遣工在可口可乐装瓶厂工作时间都在2年以上,最长甚至达10年。并且很多工作岗位都是长期性、基础性而非临时性、辅助性的岗位,比如流水线上的装瓶、转瓶、检瓶、灌浆、标签等以及包装、叉车、司机等等。调查发现,有4家装瓶厂派遣工人旺季每月加班都在100小时以上,远远高于法定的36小时。
陈斯喜认为:“劳务派遣工使用过滥,带来了劳动关系不稳定。因为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往往都只是想利用派遣工比较年轻、容易创造劳动价值的这段时间,而没有长期使用的计划。而这又使得劳务派遣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很小,尤其是很难得到应有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