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巨头屡屡抱怨的炼油亏损越来越扑朔迷离。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一组石化行业运行数据与此前石化巨头的财报产生剧烈冲突,再次引起人们对两大油企“炼油亏损说”的质疑。
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1—9月份,全国炼油行业净亏损为11.7亿元,而此前中石化、中石油公布的财报显示总计亏损高达645亿元,两企业亏损额竟超过行业总亏损的55倍多。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例行公布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数据时披露:全国炼油行业受全年原油价格整体高位运行影响,1—9月份,全国炼油行业净亏损11.7亿元。
这一数字与两大油企常常抱怨的“炼油巨亏说”形成鲜明对比。上个月,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公布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炼油业务分别亏损415亿元和230.9亿元,总计高达645亿元。两油企巨头的亏损总额竟然是整个行业亏损总额的55倍多。
对于这一局部超过全局的奇怪数据,中国石油与化工工业联合会有关人士解释说,炼油行业其他企业的盈利对冲了两大油企的巨额亏损。全国炼油企业有340多家,尽管两大油企亏损,但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仍然盈利,因此行业整体亏损不大。
若这一解释合理,这就意味着,今年前9个月,中石化、中石油两油企之外的其他炼油企业净利润高达633.3亿元。两大油企占据了整个炼油行业产能的8成,以此计算,每相同单位的产能,两大油企亏损80.6元,其他炼厂则可盈利316.6元,正负相差近400元。对此,广州某民营石化行业人士质疑说:“别人都在赚钱,为什么唯独两巨头亏损?”
质疑的声音指出,两大油企是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存在利润转移的嫌疑。中石油、中石化所炼原油不仅来自国际市场,有相当部分是自采原油,成本远低于国际原油。但在两大油企内部,开采与炼油板块独立核算,中间统一以国际原油价格结算,导致采油赚钱而炼油亏损的局面。
而实际上,这是“左右手”的问题,今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超过1600亿元。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对媒体表示,对石化巨头而言,单纯看炼油或者某个环节的盈亏是没有意义的,应该看重其整体盈利能力。
“盈利”民营地炼无油可炼
来自第三方人士的见解称,民营炼油行业盈利源自于其灵活高效的经营体制。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表示,目前民营地炼的原料大部分是进口的燃料油和质量较差的油渣,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中国石油与化工工业联合会有关人士表示,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在成品油价低靡的时候减少生产,价格高涨的时候增加生产,而中石油和中石化还肩负着稳定市场供给的任务,即使亏损也要继续生产。
但与此同时,盈利能力较强的民营地炼还面临着无油可炼的窘境。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每年统一配给地方炼厂的原油仅179万吨,与1.3亿吨的炼能相比,几乎可忽略不计。
如上所述,在进口燃料油和低品质油渣等的支持下,地方炼厂勉强维持着4成左右的开工率,每年炼油只有近4000万吨,而近9000万吨的产能空置浪费。
实际上,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回调,炼油行业亏损已经得到缓解。
今年5、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炼油行业亏损也达到顶点。8月开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开始下行,特别是9月份下旬后加速下跌,到10月初国际油价探底。
与国际原油涨跌同步,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受到原油价格上涨较快的影响,7月份全国炼油行业亏损达到48亿元;8月份行业亏损40亿元。
直到9月份,全国炼油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约4亿元。中国石油与化工工业联合会曾表示,这是炼油板块连续4个月亏损后首次盈利。
其他企业盈利对冲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