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操作及维护
(1)检查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离心泵,试看离心泵是否灵活。
(2)向轴承体内加入轴承润滑机油,观察油位应在油标的中心线处,润滑油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3)关闭出水管路的闸阀和出口压力表,打开入口阀。
(3)拧下离心泵泵体的引水螺塞,灌注引水,打开放气阀排气。
(5)点动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6)启动电机,当离心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视其显示出适当压力后,逐渐打开闸阀,调整压力,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7)尽量控制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离心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
(8)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不能超过环境温度35C,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C 。
(9)如发现离心泵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10)离心泵要停止使用时,先关闭出口闸阀、压力表,然后停止电机。
(11)离心泵在工作第一个月内,经500小时更换润滑油,以后每年换油一次。
(12)经常调整填料压盖,保证填料室内的滴漏情况正常(以成滴漏出为宜)。
(13)定期检查轴套的磨损情况,磨损较大后应及时更换。
(14)离心泵在寒冬季节使用时,停车后,需将泵体下部放水螺塞拧开将介质放净,防止冻裂。
(15)离心泵长期停用,需将泵全部拆开,擦干水分,将转动部位及结合处涂以油脂装好,妥善保
(16)设有备用泵,为了保证立即投入使用状态,应定时启动备用泵。
隔膜泵操作及维护
(1)检查隔膜泵及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隔膜泵,试看隔膜泵是否灵活
(2)检查十字头和柱塞是否生锈,如发现生锈,请用细砂纸除锈。
(2)向隔膜泵传动箱内加入润滑机油,观察油位应在油标的中心线处,润滑油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3)经常调整填料压盖,保证填料室内的滴漏情况正常(以成滴漏出为宜)
(4)打开隔膜泵出水管路的闸阀(入口闸阀处于关闭状态)和检查出口压力表及安全阀。
(5)接通电源,点动隔膜泵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6)启动隔膜泵电机,初次启动应将行程长度调整到0%,运行30到60分钟,当隔膜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在泵出口管无堵塞且与吸入池接通的情况下,打开吸入管线上的截止阀,视其显示按每15分钟增加行程20%调整压力后,逐渐调整行程压力,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7)尽量控制隔膜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隔膜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
(8)隔膜泵在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不能超过环境温度35C,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C 。
(9)如发现隔膜泵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10)隔膜泵要停止使用时,先关闭出口闸阀、压力表,然后停止电机,再关闭入口阀。
(11)隔膜泵在工作第一个月内,经500小时更换润滑油,以后每年换油一次。
(12)定期检查隔膜泵轴套的磨损情况,磨损较大后应及时更换。
(13)隔膜泵在寒冬季节使用时,停车后,需将泵体内介质放净。防止冻裂。
(14)隔膜泵长期(一周以上)停用后重新启动,将行程长度调到0%上,进行几分钟的无负荷运行,然后争加行程长度,直到达到要求的排出流量。
(15)隔膜泵长期(一周以内)停用后重新启动,在任意的行程长度上,用规定的工作压力负荷重新启动即可。
检查及维护
(1) 在气蚀或安全阀工作的情况下,切勿连续使用泵。
(2) 检查十字头和柱塞是否生锈,如发现生锈,请用细砂纸除锈
(3) 应至少一年检修一次。
(4) 每天必须检查传动箱内润滑油的油位和托架内液压油的油位。
(5) 检查与维修项目表如下: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周期
|
检查维修程序
|
采取措施
|
1
|
传动箱内油量是否充足
|
每日
|
检查油是否在规定的油位上
|
如果不足,通过注油孔注油
|
2
|
更换传动箱体内的润滑油
|
每年
|
------
|
新泵运行500小时后排出全部的油,更换新油。
|
3
|
填料箱的填料密封处
|
每日
|
检查填料箱的填料密处是否泄露
|
紧固填料压盖,如不起作用,更换填料。
|
4
|
柱塞
|
每日
|
在填料密处出现严重泄露时,检查柱塞表面是否损坏
|
如果表面损坏,更换。建议一年更换一次。
|
5
|
液力端的单向阀
|
每年
|
检查泵出口流量是否准确,运行有无噪音,检查阀及阀座的阀口处是否磨损及腐蚀。
|
如果阀及阀座的阀口处有磨损及腐蚀,更换。建议一年更换一次。
|
6
|
隔膜
|
每年
|
取出隔膜,检查表面是否损坏或变形。
|
如果表面损坏或变形,更换。建议一年更换一次
|
7
|
蜗杆轴及十字密封处的油封
|
每日
|
检查泄露是否来自密封
|
如果泄露,更换油封。
|
8
|
托架内的油
|
每年
|
-----------
|
一年更换一次,排尽全部的油,按要求的油品牌号更换。
|
9
|
托架油位
|
每日
|
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
如果油量不足,注油。
|
10
|
油安全阀及补油阀
|
每年
|
检查阀阀座阀杆是否损坏。
|
如果损坏,更换。建议两年更换一次。
|
11
|
轴承
|
每三年
|
检查泵在运转中,各轴承处是否有噪音,发烧现象
|
检查泵在运转中,各轴承处是否有噪音,发烧现象
|
高压往复泵维护与保养
(1)检查往复泵及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
(2)检查十字头和柱塞是否生锈,如发现生锈,请用细砂纸除锈。
(2)向往复泵传动箱内加入润滑机油,观察油位应在油标的中心线处,润滑油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3)检查出口压力表及安全阀。
(4)检查液力端的螺栓是否把紧。
(5)初次启动时,将吸入管路的截止阀和排出管路的放气阀及旁通阀打开。
(6)接通电源,点动隔膜泵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7)排完气体,关闭放气阀
(6)打开出口阀,开动往复泵电机,如果要求出口压力大于2MPa时,泵的压力应逐步提高
每隔15分钟增加额定压力的20%,逐步增加至额定压力,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7)尽量控制往复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往复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才能获得最大的节能效果。
(8)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填料密封有无泄露,填料函有无发热,流量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停机检查。
(9)如发现往复泵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10)往复泵要停止使用时,先关闭出闸阀、压力表,然后停止电机,关闭入口阀。
(11)往复泵在工作第一个月内,经500小时更换润滑油,以后每年换油一次。
(12)经常调整往复泵填料压盖,保证填料室内的滴漏情况正常(以成滴漏出为宜)。
(13)定期检查往复泵曲轴箱轴瓦的磨损情况,磨损较大后应及时更换。
(14)往复泵在寒冬季节使用时,停车后,需将泵体内介质放净,防止冻裂。
(15)往复泵长期停用,需将往复泵全部拆开,擦干水分,将转动部位及结合处涂以油脂装好,妥善保存。
(16)往复泵长期(一周以上)停用后重新启动,要进行几分钟的无负荷运行,然后逐步家加压,直到达到工作压力即可。
(15)往复泵长期(一周以内)停用后重新启动,可将压力一次加到工作压力即可。
检查与维护
(1) 在气蚀或安全阀工作的情况下,切勿连续使用泵。
(2) 检查十字头和柱塞是否生锈,如发现生锈,请用细砂纸除锈
(3) 应至少一年检修一次。
(4) 每天必须检查齿轮箱和传动箱内润滑油的油位是否正常
(5) 检查与维修项目表如下: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周期
|
检查维修程序
|
采取措施
|
1
|
传动箱内的润滑油是否充足
|
每日
|
检查油位是否在规定的油位
|
如果油位不足,补油。
|
2
|
各处密封垫
|
每日
|
检查密封垫是否泄漏
|
检查密封垫是否安装到位,如损坏,更换。
|
3
|
填料密封
|
每日
|
检查填料密封是否泄漏
|
重新紧固填料。如果紧固不器作用,更换填料
|
4
|
皮带
|
每日
|
检查皮带是否打滑
|
紧固电机座处的调节螺栓。
|
5
|
泵的运行压力
|
每日
|
检查泵的运行压力是否超过规定的额定压力,同时检查安全阀是否工作,管路是否正常。
|
如果超压,停机排除故障后重新启动。如果管路发生堵塞,立即清除。
|
6
|
更换传动箱内的润滑油
|
每年
|
-------
|
新泵运行500小时后排出全部的油,更换新油。
|
7
|
柱塞
|
每日
|
在填料密封处严重泄漏时,检查柱塞表面是否损坏
|
如果表面损坏或变形,更换。建议一年更换一次
|
8
|
进出口阀
|
每年
|
流量是否准确,阀口是否磨损
|
如磨损,更换,建议一年至少更换一次
|
9
|
轴承
|
每三年
|
检查泵在运转中,各轴承处是否有噪音,发烧现象
|
如轴承磨损,更换
|
磁力泵维护与保养
(1)检查磁力泵及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磁力泵,试看是否灵活。
(2)检查磁力泵出口压力表及安全阀。
(3)检查磁力泵的所有螺栓是否紧固。
(4)将泵入口管路和回流管路、出口管路中的阀门全部打开,进行排气处理.
(5)点动磁力泵电机,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6)磁力泵电机启动。
a、完全打开入口阀。
b、关闭出口阀。
c、启动电机。
d、缓慢打开出口阀。
e、调节出口阀直至达到正常的压力。
f、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7)尽量控制磁力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磁力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
(8)磁力泵要停止使用时,先停止电机,后关闭出口阀,再闭入口阀。
(9)如果泵体在高温下使用(超过70度),应将泵体温度提高到输送油的温度,才能启泵。
(10)如发现磁力泵有异常声音、震动,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11)磁力泵要停止使用时,先停止电机,在关闭入口阀和出口阀。
(12)磁力泵长期停用,当再次使用时,应先要用手盘动或点动电机。
检查与维护
(1) 磁力泵与电动机是同步工作的,因避免在不正常的工况下长时间工作。
(2) 泵的振动极小,较大的噪音及振动说明发生故障。
(3) 避免发生干摩擦以及在出口管路阀关闭时工作。
(4)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每年对泵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对轴承、磁力套、磁力腔以及泵的各个配件进行检查。
(5) 故障及解决方法: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抽不上液体
|
正吸入压头过低
入口或出口管路阀门关闭
吸入管路存在气体
|
在入口处提高液位,提高吸入压头或在吸入容器中通过外部装置加压
打开阀门
排尽吸入管路中的气体
|
流量太小
|
泵中仍存在气体
入口管路阀门未完全打开
管路,泵堵塞结垢
转向错误
吸入压头太低
|
充分排尽气体
完全打开阀门
充分清洗
改变方向
提高吸入压头
|
流量太大
|
出口阀门开启过大
|
关小出口阀门
|
消耗功率过大,电机过载
|
流量过大
流体的密度或粘度高
|
关小出口阀门
泵必须配较大功率电机
|
泵工作不稳定
|
吸入压头过低
泵及整机组装中的问题
轴承磨损,功率增长
泵灌注和排气不充分
气蚀以及无噪音的“隐藏”气蚀
|
提到吸入压头,或使用外部装置给容器加压或提高液位。
拆卸,组装,检查,清洗
检查轴承间隙,更换轴承
重新灌注和排气
清除引起气蚀的各种原因
|
齿轮油泵维护与保养
(1)检查齿轮油泵及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打开吸入侧和排出恻的阀门,用手转动齿轮油泵轴,试看齿轮油泵转动是否灵活,不得有发卡或发沉现象。
(2)检查各联接部分螺栓和螺母是否紧固,确认仪表的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3)检查过滤器是否塞,如果必要应清洗筛网。
(4)点动齿轮油泵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5)打开排出侧的旋塞,开启齿轮油泵电机,空气排出后,泵开始排油,关闭旋塞,齿轮油泵正常运转,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7)尽量控制齿轮油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齿轮油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
(8)如果泵体在高温下使用(超过70度),应将泵体温度提高到输送油的温度,才能启泵。
(9)如发现齿轮油泵有异常声音,震动,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10)齿轮油泵要停止使用时,先停止电机,在关闭入口阀和出口阀。
(11)确保填料装配正常,保证填料室内的滴漏情况正常(以成滴漏出为宜),泄露量以每秒两滴为参考。
(12)齿轮油泵长期停用,当再次使用时,应先要用手盘动或点动电机。
检查与维护
(1) 零部件检修周期如下:
部位
|
内容
|
检修周期
|
滑动轴承
|
检查摩擦面的磨损及有无损伤。
|
8000小时
|
滚动轴承
|
在内、外圈的轨道面及球表面有无产生剥离。
|
20000小时
|
填料密封
|
检查填料装配状态,泄漏量。如泄漏量过大请更换新的。
|
每三个月
|
机械密封
|
检查摩擦面的状况
|
8000小时
|
轴
|
检查摩擦面磨损、损伤、弯曲等等,检测轴承部轴径。
|
20000小时
|
O型密封圈
|
检查表面损伤、硬化状态,如果变形请更换。
|
8000小时
|
安全阀
|
关紧出口阀,使出口压力上升,确认安全阀工作情况。
|
8000小时
|
齿轮
|
检查尺面、外径、侧面及轴组合状况。
|
20000小时
|
联轴器使用螺栓
|
检查磨损状况,如有异常,噪音,更换新的。
|
8000小时
|
基础螺栓
|
检查基础螺栓是否松动
|
8000小时
|
(2) 故障及处理
序号
|
故障现象
|
故障原因
|
故障处理
|
1
|
不启动
|
电动机出现故障
泵抱轴
泵内有异物
|
修理电机
修理泵
拆开去处异物
|
2
|
启动不打液
|
泵内未充分注油
排气不充分
阀门没打开
吸入了空气
吸入管滤网堵
电机反向
|
再次注油
打开排气装置
打开阀
检查吸入系统
清理
调整方向
|
3
|
流量不足
压力不够
|
吸入了空气
电机转速低
安全阀打开
吸入管滤网堵
齿轮轴磨损
吸入压力过高
|
检查吸入系统
检查电源
调整安全阀设定值
清理
重新更换
查阅说明
|
4
|
电机超负荷运转
|
在内部有异物
联轴器结合不良
填料拧的过紧
轴弯曲
电动机出现故障
轴承不良
|
去处异物
重新对中
松动压盖
重新更换
修理
更换新的
|
5
|
轴承过热
|
润滑量不够
轴承不良
轴弯曲
轴承组装不好
|
调整轴承供油及回油路径
更换新的
重新更换
重新调整
|
静设备巡检
(1)、在巡检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装置区的声音及各种变化。
(2)、静设备的巡检主要包括各种压力容器、管道及各种仪表等,在检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压力容器本体:
(1)压力容器的铭牌、漆色、标志和标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接头等是否有裂纹、过热、变形、泄漏、损伤等.
(3)外表面有无严重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
(4)保温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5)检漏孔、信号孔有无漏液、漏气.
(6)支承或者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完好.
(7)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8)运行期间是否有超压、超温、超量等现象.
(9)安全阀:铅封、校验标签完好,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无泄漏.
B、液位计:玻璃板管完好,阀件固死,无假液位,指示清晰;
C、压力表:外观、校验标签完好,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表盘清晰,指针功能正常,表盘上有超压警示标记;
D、爆破片装置:完好无泄漏,在有效期内使用.
E、测温仪表:在规定的检定、检修期限内使用,仪表及防护装置无破损.
F、紧急切断阀:灵敏、可靠、能远程控制.
(3)巡检过程中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应齐全。
设备日检表
|
时间: 年 月 日 编号:
|
|
检查
|
|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元
|
位号
|
开关
|
油位
|
螺栓紧固
|
盘车
|
转动部分
|
设备整体
|
出口压力
|
油温
|
备注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7
|
|
|
A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
25
|
|
|
|
|
|
|
|
|
|
|
|
|
26
|
|
|
|
|
|
|
|
|
|
|
|
|
27
|
|
|
|
|
|
|
|
|
|
|
|
|
28
|
|
|
|
|
|
|
|
|
|
|
|
|
29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润滑记录表
|
编号:
|
设备名称
|
|
设备位号
|
|
单元
|
|
序号
|
润滑部位
|
润滑油牌号
|
注油量
|
注油人员
|
注油日期
|
包机人员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