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到我国商务部11月25日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中美光伏产业之争步步升级,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场争端本身是美方无视事实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其结果很可能会助推中国光伏产业重组升级。
在这场争端中,美方极力指责中国政府通过廉价土地和电价、优惠贷款价格等形式大量补贴新能源企业,致使美国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之下。但只要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就不难明白美国企业的这种指责实在矫情,因为所有这些政策性优惠美国也一样不少地都给予了美国国内的新能源企业了,在美国的外资太阳能企业也得到了,所以,美国企业不能抱怨自己和中国企业不在平等条件下竞争。
比如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资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古德耶尔(位于菲尼克斯以西20英里),亚利桑那州大菲尼克斯地区经济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巴里*布鲁姆花费了两年多时间游说尚德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在大菲尼克斯地区投资,加上美国政府在2008年经济危机高潮时期通过了"购买美国货"立法,要求政府合同只能购买美国货,而太阳能项目迄今又高度依赖于政府项目,施正荣最终接受了他把菲尼克斯发展成为世界太阳能之都的设想。为吸引尚德公司的投资,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财税优惠:为了吸引尚德公司投资,古德耶尔的官员以10美元的象征性收费让尚德公司将市政厅用作办公场所达3个月之久。
人际关系:古德耶尔的副市长亲自烤了蛋糕欢迎尚德公司工厂总经理马丁郭到来。
正因为如此,我国商务部才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了贸易壁垒调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立案申请指出了6项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
至于以SolarWorld为首的美国公司指责中国政府给与企业的补贴额度超过400亿美元,那更是夸大无稽。按2010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6.7695元人民币计算,400亿美元补贴等于2707.8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总额(中央和地方财政合计)83080.3亿元,支出中科技支出总额3226.9亿元,补贴这么小的一个行业居然能耗费全国财政收入的3.3%、全国科技支出总额的84%,未免太不可思议。
归根结底,美国这次对中国光伏产业启动"双反",并不是真的因为中国的产业发展政策让美国产业如何陷入了不平等竞争,而是因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很快,大有后来居上彻底压倒美国先驱企业之势。比如说无锡尚德。自2002年9月完成安装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以来,尚德公司发展迅猛,最初生产规模仅有10MW,2006年产量达270MW,2007年达470MW,与日本的夏普和京瓷、德国的Q-cells并列世界四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了。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尚德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将年收益的5%用于产品研发,建立了世界级研发中心,聘请了20多名行业内资深的专家,努力加快第二代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研究步伐,保持在光伏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尚德公司的发展赢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公认,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2005年底跻身世界光伏企业五强,成为全球四大太阳电池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7月,尚德公司以独特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产业前景和科研实力跻身美国Red Herring杂志编制的"亚洲高科技领域最具前瞻性100强企业排行榜"。
美国提出新能源、碳排放等概念本来是想抢占道义制高点,并树立新的产业霸权,现在却担心自己前面的布局可能会为人作嫁,猴急之余,也就顾不上什么逻辑了。与此同时,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力推再工业化和招商引资,希望用贸易保护手段落实其再工业化和招商引资政策。
由于美方初裁已经认定损害存在,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较大冲击,因为现在他们出口远远多于国内消费。对此,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以牙还牙的措施,预计未来多半会把这场官司打到世贸组织去。
接下来,中国政府会在国内消费和开拓出口新市场方面采取措施,以求保住这个产业,而这个行业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暴跌也给国内市场需求上升创造了条件。同时国内该产业可能会加快重组和优胜劣汰。至于美国自身从这场争端中所受的影响,主要是他们国内价格会因此抬高。但考虑到现在初级产品行情正在进入熊市,包括能源价格总体也是向下,新能源价格维持高位,只能使其在传统能源价格下跌时加快被淘汰。
【来源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