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欢迎登陆艾逊!
用户名 密码

社会热点

央视称中央扶贫专用款被多地基层政府劫持挥霍

 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2011年11月30日播出《扶贫,不要面子要里子!》,以下是文字实录:

  导视:

  鄢忠才:

  一天就是五、六十块钱,成天做,成天有钱。

  记者:

  一年能收入多少?

  鄢忠才:

  一年就是一万多块钱。

  解说:

  陕西,240万人的移民。

  记者:

  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这样呢?

  张海:

  这个是唯一的致富渠道。

  解说:

  贵州石头缝里的生存之路。截至2010年底,我国仍有2688万人贫困人口,未来十年他们将怎样生活得更好?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29日新闻

  新闻片中声音:

  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解说: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扶贫新标准提升92%,连片特困区确立为主战场,投入持续加大,未来十年扶贫将怎样迎来新期待?《新闻1+1》本期关注——扶贫,不要面子要里子!

  主持人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中国常说一句话,叫“水涨船高”,可能这句话我们说的太多了,因此便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水继续涨,但是船还在原来的位置的话,后果会是什么样的呢?其实答案可能很简单,水既然继续在涨的话,船还在原来那个位置的话,那就会沉入水里,甚至沉没。我们如果拿这个来做一个比喻的话,不妨去想象,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我们是越来越富了,GDP已经世界第二了,也就是说这个水不断的在增高。但是我们的贫困线如果一直还在很低的位置,没有变过的话,在贫困线下人们的生活会不会像船一样慢慢地沉没呢?但是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我相信媒体以及很多社会公众都在关注这样一个数字的变化,我们的贫困线从2009年的标准一下子增长了92%,达到了2300块钱。这意味着什么呢?将来的船是不是更好开了呢?

  (播放短片)

  解说:

  “我采访的地方都这样贫穷”,“我拍摄的影像都这样平凡”,于全兴,纪实摄影师,职业身份: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每年的寒暑假他都要到中国西部最穷的地方去,用镜头记录当地贫困母亲的生存状态。

  十年时间,走访64个贫困县、267个村寨,拍摄820多位贫困母亲。于全兴所参与的“幸福工程”,关注和救助的正是中国贫困人口中的这个特殊群体。从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之时,全国还有592个划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在和贫困作战。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29日 新闻

  新闻片中声音:

  记者昨天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今年我国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是明显加大,由上年的222.68亿元,增加到270亿元,增幅达到21.25%,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

  解说:

  新世纪10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670万人。而与此同时,贫困的含义也在不断的调整之中。2010年底的2688万贫困人口的数据,按照收入标准1274元而设定,就在昨天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透露出的相关数据和具体扶贫措施也迅速成为今天媒体版面的报道重点。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29日 新闻

  新闻片中声音:

  中央决定讲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解说:

  贫困线提高到2300元,今天面对这样一个数字,很多专家、学者恐怕也会感到出乎意料。因为根据媒体报道,此前各方较为一致的预判认为,新扶贫线就会从2009年1196元上调到1500元。扶贫线提高了,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低收入人口被纳入到扶贫范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为1274元,以此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而现在新标准提高到2300元以后,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今年年底将会是1.28亿人。贫困人口的再次增加意味着什么?多年的数字变化又反映出什么?消除贫困我们究竟又该从哪里出发?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个个击破。

  白岩松:

  今年有两个跟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字的变化背后的玄机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今年在个税起征点的时候,在即将出台的时候,大家还会认为可能会是3000块钱,但是就在几天的时间,突然发生了大逆转,最后出台的时候,个税的起征点是3500,当时出乎很多专家的意料。这一次关于贫困线的划线的标准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开始很多人认为可能会达到1500或者1600,没想到最后出来的是一下子2300,从2009年下调了92%,这个背后的决策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的确在过去很多年里头,对于中国来说很大的一个挑战是挣钱、挣钱,玩命地挣钱,这样的话我们才可以慢慢地富起来。但是这几年一个更大的挑战出现了,那就是怎么花钱?有没有勇气花钱?我想个税起征点的这种调高,尤其在最后几天逆转,又增加了几百块钱,让中国太多的工薪阶层成为受益者。那么这次贫困线出乎大家预料,一下上调到了这么高,也会让很多在新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大受益。

  为什么会有点出乎预料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PPT就能感觉到。1986年到2007年,用了21年的时间,206涨到785,不算慢,但是当然也算不上快。从2007年之后就开始慢慢的增长,但是大家看这样一个曲线还是相对比较平滑的,但是这一次就是一下子跳空高开,到了2300,所以对于整个的思路来说我觉得背后有一个决策的勇气。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它直接带来的变化会是什么呢?到2000年底的时候,当时我们的贫困人口是9422万,占农村人口比重是10.2%,但是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们经过连续的攻坚,去扶贫,这个人数已经急剧地降到了2688万人,占农村人口比重才2.8%。好了,这是一个挺让人欢欣鼓舞的数字,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现在我们的贫困人口只剩下2688人了。但是这一次一下子上调贫困线到了2300,我们的贫困人口一下子超过了1亿。很多人会觉得,这有点预料,我们过去认为一个国家特富强的话,不就是贫困人口变少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可能要更正一个国家富强的概念,那就是绝不是贫困人口在很低的贫困线下很少的时候证明了我们很富,而是我们敢调高贫困线,这个人口虽然快速增加了,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它,慢慢让他的生活变好,这不就是水涨船高吗?这是新的面子。难怪很多人的评论,今天都用的“面子”和“里子”。也就是说表面上好像很没面子,我们的贫困人口变成了1亿多人,但是这是更大的一个面子,因为我们有勇气面对它。关注里子,才真正的有面子。

  说到这样一个2300,是不是已经高得不得了了,怎么样了,我们来算一下就知道了,其实依然还比较艰难。你看一年是2300,一个月平均下来多少钱,190,一天才多少钱,6块多钱,以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说,6块钱究竟能干成什么样,过什么样的日子,您心里是有一个秤的,对吧?其实这还是一个目标,我们还要到2020年的时候,确立了扶贫的目标。我们不妨来听听总书记在昨天的会里头是怎么说的,叫“不愁吃,不愁穿”,温饱解决,而且不愁意味着不是说特别费劲才能吃和穿,而是不愁。然后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如果2020年能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的话,我觉得又可以继续调高好几级别的贫困线,因为毕竟要水涨船高。接下来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电话采访)

  卢迈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这个标准应该说很好,我没有想到,我们原来艺委会提高到1500块钱,现在提高到2300块钱,我觉得是很合适的。以前我们大概比世界银行人均收入或者是消费支出1.25美元/每天,我们应该说比他的数字要低很多,现在如果根据PPP(购买力平价)的标准来计算的话,我们现在比世行的标准应该高。我觉得这个事情反映了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扶贫的成绩,一方面体现在绝对贫困人口人数的下降,但是更重要的,这一次所体现的是对低收入人口,政府对他们要负起责任来,要帮助这些人改善生活,他在国际上说明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国际上现在有一种舆论,就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是非常发达了,很多发展中国家指着中国大幅度的增加给他们支持、援助,我觉得实事求是的说明中国的情况,对这一点是非常有好处的,说明我们中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白岩松:

  其实2300跟2009年一下子跳出了92%这样一个增幅,当然达到了我们现在看出乎很多人预料的一个高标准,但是如果放到全世界的标准去看的话,还不能算高,只不过开始慢慢地去追赶并且靠近世界平均值。因为联合国说1美元/每天,我们现在快靠近它了,但是新的标准又说1.25美元,更重要的是太多的国家基本上用的都是2美元这样一个标准。不过人民币由于购买力比较强,如果平价去计算的话,我们应该是超过世界的平均线的。但是我们干嘛不给自己设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呢?面对这样一个决策,尤其昨天的会议是9个常委都参加,是关于扶贫的,可见力度还是相当不一般的。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就说,如此大幅度提高扶贫线,是国家面对现实,也就是务实,我们说务实才是最大的面子。承认差距,自我加压的决策和选择,说明我们有勇气面对和不惧怕贫困人口数据大幅增加,有底气在相对较高的标准上解决好贫困人口的问题。我觉得综合下来是一个比较自信的标志,我们敢去暴露我们的贫困人口超过1亿。另外也让国际知道,中国的确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不是你的贫困人口都已经那么少了,用符合国际的标准一看,我们还真的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来,我们接着往下看,工作还得慢慢做。

  (播放短片)

  解说: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同时,它也是我国范围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米色尔拉 凉山州普格县五道箐乡沙合莫村村民:

  以前任人畜在一个房子里面,这边是人住,这边就是猪(牛)住,有时候牛粪没有擦干净,牛尾巴一甩就把牛粪甩到你嘴巴上来了。

  解说:

  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破旧低矮潮湿“三房”一度被看作凉山极度贫困的典型特征。安居工程也成为凉山扶贫的重点。按照之前的计划设定,设计是每年改造5000户,但之后的调查发现,全州每7个人就有一个人住在三房之中,总数多达14.1万户,按照这个进度要30年才能完成。

  吉古优惹 凉山州普格县扶贫办副主任:

  不搞一刀切,就按农户的实际情况和他经济承受能力来进行划分。

  解说:

  改建和自建结合的办法,大大加快了改造进度,凉山的这项安居工程在实施的近8年中,基本完成了改造14.1万户“三房”的任务,60.25万居民住上了新房,住进新房但扶贫的任务却依然艰巨,农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盘算。他们有的在新房之中开办了彝家乐。

  记者:

  虽然村民的生活好了很多,但是我们在采访中依然看到受地理条件还有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限制,村民现在种的非常棒的农产品,像这样的大萝卜,也只能是堆在路边叫卖,同时他们所开办的农家乐还是被动的等客上门,看来未来的扶贫之路还要走很久。

  解说:

  新的契机是《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目前已经启动,三房改造将升级为彝家新寨建设,预计将用5年时间建成1190个设施齐全、美丽别致的彝家新寨。目前这项总投资达85亿元的民生工程已经全面推进。到今年底,首批10万名贫困户将搬到334个彝家新寨,开始新生活。

  凉山彝族的生活改变只是全国扶贫开发的缩影,时至今日,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长度深,依然被总结为凉山最大的州情。在下一个十年,我国确定的14个重点扶贫连片特困区中有一半都是多民族聚集区,扶贫任务的艰巨,扶贫投入的增加,扶贫效率的提高都已经急切地摆放在了人们的面前。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29日新闻

  主持人:

  为了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今天印发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主要投向是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从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的专项扶贫资金当中提取任何费用。

  白岩松:

  刚才的这个短片里头正好说到了凉山彝族这样一个区域,巧了,就在做这个节目之前的时候,我正好在全国工商联红丝带基金,因为明天是第24个艾滋病日,参加他的一个晚会,在这个晚会的现场恰恰用了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凉山彝族自治州。因为那块除了贫困之外还产生了一种新的问题,那就是艾滋病的防治是非常非常艰难的。去年温家宝总理也在关注这样一个地方,因此包括工商联在内的很多红丝带基金、民间组织都在那做相关的工作,你看贫困是一个综合的立体,它不仅仅是一个吃饱了,穿暖了,而且还非常脆弱。富起来之后,如果其它方面的扶贫工作没跟上,包括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等等,如果没有跟上的话,它非常脆弱,甚至可能逆转,因为那很多艾滋病的家庭父母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孤单的孩子,还成为艾滋病的感染者,非常让人触目惊心。所以针对这一点,《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也在今天特别说,政府从注重面子到重视贫困人口状况的里子是进步,但是他觉得不能满足于表象上的进步,而要追求更深层次的里子。这段话很重要,扶贫不仅仅是物质贫困,还有精神贫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们就有这种精神的贫困。不仅要扶贫,更要以尊重贫困者尊严和权力的方式去扶贫,而不是说我让你富,不征求你的意见,也就是那种粗暴的慈善,我觉得都是在未来的扶贫工作当中慢慢需要改正。

  好,接下来我们听听专家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意见?确立了这么大的一个目标之后,扶贫工作该怎么去做?

  (电话采访)

  卢迈:

  现在我们扶贫是两条腿,一条腿是开发式扶贫,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一方面是保障性扶贫,就是对他们实行救济。我们还要加第三条,就是人力资本开发的扶贫,从小孩做起,从儿童早期发展做起,对他们的早期营养干预和学前教育更多的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从根本上来消除贫困,所以应该要由两条腿变成三条腿。

白岩松:

  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很多人在面对贫困线提高到了2300的时候,最初的时候,一下子会产生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以为是国家就会从1100多或者1200多,一下子每人补上这1000多块钱,直接补现金的扶贫。不是,而是划这么一个线,2300,以后要以2300不到的1亿多的人群作为我们扶贫攻坚的对象。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排除这中间有要输血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造血能力,而有一种再生能够富起来的能力,是一个攻坚的工作,所以这一点恐怕我们不能产生误解,不是直接拿钱去补,那样的话,可能问题也会非常多。

  面对扶贫,很多的地方也在琢磨新的方法,甚至包括移民,来我们看看这个点。

  (播放短片)

  解说:

  穿越崎岖的山路,肖明尧的家就在山上,42岁的他,一家六口住在山上几十年,祖祖辈辈靠着几亩山林,生活贫瘠。

  记者:

  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呢?

  肖明尧 陕西省汉中市中市西乡县农民:

  五六个人有五六千块钱。

  记者:

  人均一千块钱左右。

  解说:

  收入微薄,交通不变,自然灾害更是发生频繁,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几十次泥石流。而这样的生活即将改变,在今年5月启动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中,这个村就是搬迁对象之一。这次陕南移民搬迁持续10年,涉及240万人,远远超过三峡移民150万的规模。

  李永平 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指挥部副指会长:

  根据规划计算应该是总的投资在1100亿(元),那么负担比例政府的安排是政府负担70%多,农民负担20%多。

  解说:

  对搬下山的新生活,肖明尧在心中也勾画了理想蓝图。

  肖明尧:

  交通好得多。

  记者:

  交通,还有呢?

  肖明尧:

  所以你想买个什么(都有),学校(都有),现在小孩上学也不用上山了,所以现在医院也修在这儿。

  解说:

  根据介绍,陕南大部分县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缓慢。如今农民扶贫标准提升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李永平:

  我们现在搬迁对象就比较贫困,如果提高这个标准的话,我考虑可能要扩大我们的工作范围,可能工作量要增加。中央提高这个扶贫的标准,那就预示着中央会支持移民搬迁,会出台更多的政策,也会相应地减轻我们基层政府和搬迁群众的压力。

  解说:

  而眼下如何为搬迁群众提供毕业的就业岗位是让李永平总操心的事情。今年6月,陕西紫阳县鄢忠才家的房子被泥石流吞没,随后他搬迁到了政府帮助盖的新楼房。100多平米的房子,自己筹集几万块钱,国家补贴3万块钱,他把五亩油茶林承包给农业公司,收取承包费的同时,也为农业公司打工。

  鄢忠才 陕西省紫阳县农民:

  一天就是五、六十块钱,成天做,成天有钱。

  记者:

  今年能收入多少?

  鄢忠才:

  一年就是一万多块钱。

  解说:

  根据陕西的移民搬迁规划,今年年底陕南将有24万农民搬迁下山,他们将在一个多月后在新居迎来春节。在陕西全省计划在未来10年内创造160万个就业岗位,帮助移民解决生活就业问题。

  李永平:

  每年大致安置下来,(需)要800个安置点左右。这800个安置点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公共设施的配套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解说:

  扶贫移民、生态移民,不只在陕西。上世纪70年代,宁夏开始对连片贫困地区西海固进行移民,今年宁夏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移民,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最困难的35万人搬出来,整个移民工程跨度40多年,涉及百万人。

  白岩松:

  贫困线提高了,今天应该是一个非常开心的日子,不过在这个开心的日子里头,可能也要说几句不那么开心的话。因为当我们的贫困线提高了,扶贫的力度要加大了,恐怕就有一些人打算钻一下扶贫的空子,然后来厚自己的腰包。过去这样的事不是没有,有的国家级贫困县其实它早已经脱贫了,但是欺上瞒下,最后要守住这个贫困县的帽子。为什么呢?它可以在政策上得到倾斜,然后在转移支付方面得到一些便宜。包括新华社也曾经载文分析,由于缺乏刚性制度的制约,中央下拨的扶贫专用款项在许多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劫持,有的被基层各级政府“提留”用于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甚至直接用于挥霍;有的被吃“回扣”,变成自己捞到的一部分等等。

  其实说这些不是特别说这种情况一定会出现,而是提前去把它说到了,我们可以想尽办法不让这样的事情出现。既然已经加大力度扶贫,干嘛不一切都变得更好呢?

发布时间:2011-12-01 08:54:08
 
CopyRight © 2005-2011 MRO工业品-艾逊实业(上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