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动车事故一周年之际,我们不得不承受另一份悲伤的记忆。受北京市7月21日“61年一遇”的强降暴雨影响,截至22日17时,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暴雨死亡37人。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
分析认为,北京暴雨致25人溺亡的悲剧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落后和不健全。北京市防汛办主任、总工王毅就曾明确表示,现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属于老古董了,无法应对现代排水需要。据媒体报道,城市的排水管网只有天安门作为重点地区排水能力比较高,然而,暴雨当天,故宫也出现不同程度积水,虽然不如其他地方严重,但有的地方甚至齐膝。
另据了解,面临排水系统隐患的城市并非只有北京,广州、上海等地也毫不列外。据悉,广州中心城区仅有83%的排水管网达到一年一遇的标准,仅9%达到两年一遇的标准,甚至还有少部分区域仅为半年一遇标准。因此,近些年来到“某某城市”去看“海”成为雨季的时尚,公众在调侃的同时,也透露了对现代化都市建设残缺的不满。
某知名网络媒体因此策划了一期专题,标题为《中国与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在为溺亡的灵魂表示哀悼的清晨,看到这样夸张的标题并不觉着夸张。如果北京、广州、上海,以及其他更多的城市有了这条“下水道”,那么今天我们就不必悲哀的报道25个溺亡人。下水道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无疑使一处硬伤,一根软肋;对于城市的居民而言则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潜在危害,或许某个深夜、或许某个清晨它会随着一场暴雨的降临而夺取可贵的生命。
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了告慰25个溺亡的灵魂,为了中国不在与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拯救城市排水系统计划,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